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1的文章

LINE LAP 的教學想像

我在學校開設網路數據的課程,也鼓勵學生多考各家平台自己發的證照,由於LINE 在台灣的使用人數不少,加上許多高齡者主要使用LINE,與傳統新聞媒體的受眾類似,所以想來研究看看 LINE 的證照,所以詢問 LINE 是否可以讓我報名 LINE Ads Platform 的線上課程,但由於我自己學期中也很忙,所以整個課程只有出席一堂,其他內容都是課後看講義補課。 LINE 與客戶聯繫的工具主要有兩大塊,LINE Ads Platform (LAP) 與官方帳號,前者開發新客、後者維繫關係。兩者有共同的追蹤碼 LINE Tag 可以了解轉換及事件,並藉此建立受眾,LAP 也可以埋 utm 碼來追蹤。 LAP LINE 廣告平台的架構與 Google / Facebook 都類似,都是 Campaign / Ad Group / Ad 三個層級,對已經有 Google / Facebook 基礎的學生而言,入門理解不難,預算、走期、受眾、出價、預算等邏輯也大致相同。 由於 LINE 的特性,所以廣告活動目標與其他平台不太相同,很重視LINE加好友以及App的安裝、互動,操作自動化訊息也很方便。也因為好友的關係,所以 LINE 有推薦自己的行銷漏斗:加入好友 / 互動 / 行動。 廣告買法有保證型與成效型兩種,由於我之前自己管過大型入口網站首頁,這些看起來都似曾相識。 對於電商客戶而言,LINE的講師建議找到明星商品 / 爆品做為帶路雞,這與我之前看其他做電商的影片建議類似。今年備課看到一個說法,就是只要發現在任何平台表現好的內容/廣告,就不要去更動,以免影響演算法,我自己在YouTube上面也有同樣經驗,原本成效很好的影片,手賤增加描述後,流量完全消失。所以找到一個爆款明星商品後,維持維持廣告設定不要動,持續投放一直到量沒有可能是一個好的作法。 官方帳號 官方帳號是企業在LINE的門面,在基本設定需要提供詳細資訊,如基本介紹、營業時間、地址、網站等等,讓使用者更容易聯繫店家。 設定歡迎訊息,同時提供圖文選單,可以加速 Call for Action 。設定回應非常重要,包含自動回應(智慧聊天/罐頭訊息)與手動回應。 就 LINE 建議的邏輯,官方帳號用來維繫熟客,促成回購率,與 LAP 功能互補。 媒體的意義 LAP 適合針對習慣使用手機的用戶,特別是較為年長的客戶,如果新

Butter 線上教學與虛擬教室經驗

這學期開始使用 Butter 當成線上教學工具,希望有一個開啟簡單、容易分組討論的工具,所以後來找到 Butter 。 選擇 Butter 的原因還有目前發現的優點: 使用者不用特別下載軟體,登入很簡單。 可以設定直接進入教室,不用一一批准。 開隨機分配研討室很容易直覺,並且可以預設好幾個研討室的規則,例如三人、四人。 目前不用錢,但不知道日後多少錢,如果一個月30美金我應該可以接受。 學生提問的按鈕,對學生與教師都很直覺,並且自動排隊。 可以預設 Agenda 並設定時間,就會出現倒數計時,學生與老師都可以看到時間與預期的流程 可以預設投票,並且在會議中隨時叫出(這樣可以取代 Slido) 雖然看不見學生表情或者舉手,但可以請同學按互動,例如贊成請按大拇指 目前遇到的問題與經驗: 桌面端要比瀏覽器開啟穩定很多,我在瀏覽器版本中要分享其他軟體時,學生可能看不到 將檔案先轉成 PDF,直接在軟體中播放,比使用簡報檔然後再分享要順很多 不要請同學點擊 PDF 的連結,因為連結會直接開啟,同學就登出教室了(看到學生突然少一半的心情一直難以平復)。 連結放在Chat就會另開視窗。 目前無法分享文件,需要上傳到 Google Doc 後分享 影片可以放入 YouTube 後,直接開啟,或者請同學端自己播放 分組時同學無法自己啟動 Miro 來討論,解決方案是到研討室內給同學 Facilitator 身分 分組時老師可以加入研討室也可以旁聽,但旁聽時同學不知道老師在旁聽,感覺不適合針對已成年的學生這樣搞。 教師端開啟攝影機時,學生端有可能聲音斷斷續續,講授時可以關攝影機 上課前最好有幾分鐘介紹介面與功能 無法直接錄影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