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1的文章

LINE LAP 的教學想像

我在學校開設網路數據的課程,也鼓勵學生多考各家平台自己發的證照,由於LINE 在台灣的使用人數不少,加上許多高齡者主要使用LINE,與傳統新聞媒體的受眾類似,所以想來研究看看 LINE 的證照,所以詢問 LINE 是否可以讓我報名 LINE Ads Platform 的線上課程,但由於我自己學期中也很忙,所以整個課程只有出席一堂,其他內容都是課後看講義補課。 LINE 與客戶聯繫的工具主要有兩大塊,LINE Ads Platform (LAP) 與官方帳號,前者開發新客、後者維繫關係。兩者有共同的追蹤碼 LINE Tag 可以了解轉換及事件,並藉此建立受眾,LAP 也可以埋 utm 碼來追蹤。 LAP LINE 廣告平台的架構與 Google / Facebook 都類似,都是 Campaign / Ad Group / Ad 三個層級,對已經有 Google / Facebook 基礎的學生而言,入門理解不難,預算、走期、受眾、出價、預算等邏輯也大致相同。 由於 LINE 的特性,所以廣告活動目標與其他平台不太相同,很重視LINE加好友以及App的安裝、互動,操作自動化訊息也很方便。也因為好友的關係,所以 LINE 有推薦自己的行銷漏斗:加入好友 / 互動 / 行動。 廣告買法有保證型與成效型兩種,由於我之前自己管過大型入口網站首頁,這些看起來都似曾相識。 對於電商客戶而言,LINE的講師建議找到明星商品 / 爆品做為帶路雞,這與我之前看其他做電商的影片建議類似。今年備課看到一個說法,就是只要發現在任何平台表現好的內容/廣告,就不要去更動,以免影響演算法,我自己在YouTube上面也有同樣經驗,原本成效很好的影片,手賤增加描述後,流量完全消失。所以找到一個爆款明星商品後,維持維持廣告設定不要動,持續投放一直到量沒有可能是一個好的作法。 官方帳號 官方帳號是企業在LINE的門面,在基本設定需要提供詳細資訊,如基本介紹、營業時間、地址、網站等等,讓使用者更容易聯繫店家。 設定歡迎訊息,同時提供圖文選單,可以加速 Call for Action 。設定回應非常重要,包含自動回應(智慧聊天/罐頭訊息)與手動回應。 就 LINE 建議的邏輯,官方帳號用來維繫熟客,促成回購率,與 LAP 功能互補。 媒體的意義 LAP 適合針對習慣使用手機的用戶,特別是較為年長的客戶,如果新

專案管理網站要如何挑?

網路上的專案管理服務很多,而且不斷推陳出新,從最早的列表、甘特圖功能,現在大部分的服務,不論免費版或收費版,一般都能夠提供: 工作清單 時間軸 Mindmap 看板 Kanban 甘特圖 Critical Path 個人 Todo 清單 資源管理 行事曆 工作負荷  更強大的還會有: 流程自動化 檔案管理 即時通訊 服務整合串接 常見的服務有: Jira - 老牌服務,有不同母版,適合一般專案也適合敏捷開發 Asana - 適合多種專案形式 Monday - 重量級管理,適合多種產業 Shortcut - 輕量管理 ClickUp - 輕量管理,功能多元,免費功能多 Basecamp - 老牌服務,除了專案管理外還提供類似 Slack、Dropbox 的功能,主要針對創業團隊,收團隊月費 Trello - 從 Kanban 功能起家,慢慢也支援各種專案管理功能,目前與 Jira 是同一家公司 Smartsheet - 強調團隊協作功能 如果你是個人或者小團隊使用,Trello、ClickUp、Shortcut都很實用。